广交会四期项目即将竣工
“三、二、一,亮灯!”近日,随着工程师一声令下,夜幕中的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立刻灯火通明、亮如白昼,迎来正式亮灯的“高光”时刻。“在16米超高展厅内,1.8万套灯具要均匀布置于1.2万平方米的区域,如此大的工程体量,我们采取详细测算、多次校核等措施,以实现高效、准确安装,保证无吊顶区域内灯具安装整齐度。”中建八局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机电负责人吴斌说。
四期项目是广交会展馆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建项目,建成后广交会展馆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会展场馆之一。目前,展厅、会议中心及东登录厅、西登录厅土建主体结构已封顶,二次结构和钢结构基本完成正处于收尾阶段,金属屋面、幕墙施工已施工过半……项目预计在今年10月第132届广交会前交付使用,为国内外展商提供更多展示平台,助力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。
刚柔并济▶▷“钢铁巨无霸”筑“飘带”屋面
走进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现场,室内的工人正熟练地进行机电工程安装,室外工程也大面积同步展开施工,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。
“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分为东西两个地块同期建设。”中建八局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执行经理许本盈介绍,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,建成后广交会展馆总建筑面积将增加40%,达到168万平方米,新增会议中心5万平方米、展位5000个。
宛如银色飘带的金属曲面屋顶,是广交会展馆的一大特色,但“凌空飞跃”的屋顶为工程带来不小的难题。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西地块包含展馆、会议中心、指挥中心及登录厅四大功能区,总用钢量约4万吨。
其中,主展馆有4个独立的钢结构屋盖,为全国首例119.5米大跨度预应力倒三角管桁架结构。“施工过程中,我们采用‘定位拼装、分段滑移’的创新工艺,将4个主展厅的24榀桁架,划分为8个滑移单元依次在高空平台进行独立拼装,每个滑移单元安装工期由最开始的15天缩短至10天,为后续施工预留更多时间。”中建八局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副总工张志平说。
钢结构屋盖宛如空中“钢铁巨无霸”,为了解决施工场地狭小造成的施工限制,施工人员搭起高度约27米的高空拼装平台,为钢结构拼装“创造”高空作业面。
在高空平台上,如何将“钢铁巨无霸”拼装成“飘带”屋面?“让它‘滑’过去。”张志平用手比划着说。“我们采用‘液压同步滑移施工技术’,以液压爬行器为驱动设备,将跨度119.5米的屋盖钢结构,以每小时12米到15米的速度向前推进。实现钢桁架同步滑移、精准落位。该项目的大跨度预应力倒三角管桁架结构滑移距离,创下了国内最高最远的纪录。”
“滑移技术对我们工期特别有利,我们在3个月内就完成了整体1.5万吨的钢结构安装。”张志平说。
双线作业▶▷智慧“工地大脑”全流程管控
“原位拼装、分段滑移”施工技术解决了“天上”的工程难点,而地下也有难度不小的问题要解决。
“在项目开建之初,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完成场馆、地铁、隧道的共建。”许本盈说,项目西地块展厅区域位于广州规划地铁28号线和珠江过江隧道正上方,重叠共建区域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。
地铁、隧道与会展建设工程三重施工交互设计、条件复杂,需要增加大量转换梁来避开隧道结构,大大增加了围护结构的工程量。
张志平介绍,为确保如期履约,项目数次召集多方专家“会诊”,制定周密方案。部分共建区域采用“盖挖逆作”的方法,如先行实施深基坑及零层板封闭工作,而后同步开展地上主体结构与土方开挖,实现“双线作业”推进高效建造。
“项目建设范围大、工程量大,这也对智慧建造提出了要求。”许本盈说,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建设范围相当于78个标准足球场,海量的数据信息需要集成和分析,智慧“工地大脑”为项目风险识别和管控提供有力支撑。
具体来说,通过AIOT(人工智能+物联网)的AI识别,塔机监测、高支模监测等14项应用模块,均可实现施工现场管理数字化、精细化,通过其数字窗口可实时监控项目最新的动态数据。
许本盈举例,项目利用内嵌的BIM施工模型,进行数字化预拼装,替代实地预拼装方案,对钢结构的焊接、拼装进行优化,能有效提升安装精度。
如此大体量的展馆,对于灯光照明的要求也很高。许本盈说,项目建设严格进行过程管理,材料选用、灯源确定最大限度体现绿色节能,“展馆内均采用高光效LED光源,结合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分区分组控制,最大限度节约电能损耗,灯具效率可达90%,较普通光源高出10%”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